5月17日,務院辦公廳發布了《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》(辦發〔2015〕38號),《指導意見》明確要求,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、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。這意味著全層面大型設備檢查費用降低已經成為定局。這將直接影響到醫院收益。
據報道,海南家醫院的賈醫生舉了個列子,比如心電圖檢查,三甲醫院收費30元。般臺設備2萬元左右,以5年折舊算,平均每年消耗4000元。這種檢查操作不難,般醫生即可,月薪只需2000元,因為同時要負責5個項目以上的檢查,每月費用400元。每次檢查試劑和打印紙1元左右。三甲以上醫院,每天的檢查不少于10人,年至少有3000人次檢查,還不包括團檢。年實際費用如下:4000元(設備折舊) 400元×12(人員費用) 1元×3000(試劑費用) 2000元(辦公費用)=13800元,平均每個心電圖檢查費用不到5元,而每個收費30元,利潤為500%。
而降低檢查費用無疑將大大縮減醫院的利潤水平。所以,在藥品利潤因為零差率而大幅縮水的情況下,檢查費用無疑將是有利支撐,同時降低檢查費用無疑會大大增加公立醫院的壓力。所以醫院執行并不積極。
同樣是山東,據齊魯晚報報道,審計部門審計發現,89家試點醫院未按規定降低高值醫用耗材、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和治療價格,有的甚至不降反增。如乳山市人民醫院更新核磁共振、高壓蒸汽滅菌器和CT設備后,兩種設備的住院人均檢查費用分別增長了250%和50%。
醫院執行雖然不積極,但是長久來看,在審計部門、物價部門的嚴查下,這畢竟只是少數現象,大部分仍會降價。